油电同价,合资品牌展开新一轮逆袭
汽湃 原创 06/08 1790

自主品牌压倒合资品牌,在2023年上半年,似乎已经成为现实。

在新能源、智能化的浪潮之下,自主品牌越发受到欢迎,曾经是国内市场当之无愧霸主的合资品牌,却着实显得有些裹足不前。

如今的中国市场,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新能源渗透率也达成了30%的既定目标,正在向50%迈进。这背后,除了政策支持之外,也和新能源车型在2020时代的当下,能够更好契合中国用户的需求不无关系。

曾风光无限的合资品牌,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了“弱势群体”。原本属于合资的市场份额逐渐萎缩,照这样的态势发展下去,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的地位互换,似乎是迟早的事情。

对于跨国巨头们来说,体量巨大的中国市场自然不容有失,一场反击正在初步显现。最近上市的多款合资车型,都明显更加重视新能源车型,而且在定价上动作不小。合资市场正在重塑价格体系,试图以更低的价格赢回市场。

合资品牌的一系列动作,用四个字来概括,就是“油电同价”。

5月20日,第十一代雅阁千呼万唤始出来。这一次,广汽本田取消了HEV油电混动车型,并专为中国市场推出了PHEV插电混动车型。为中国市场做出了大量调整,显示出第十一代雅阁对待中国市场空前的重视程度。在配置上,全新雅阁燃油版从次低配开始就配备有L2级别辅助驾驶系统、全系10.2英寸全液晶仪表、10.3英寸屏幕和车载智联系统,以及主动降噪、HUD、膝部气囊、主驾座椅记忆功能等“豪华”配置。而PHEV车型则更为齐全。

更重要的是,燃油版最高配和插电版最低配基本实现同价,而且与老款车型相比,插混最高配也比之前的油电混动略有降价。与同级别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型相比,第十一代雅阁e:PHEV不仅性价比不显弱势。本田背书的第四代i-MMD系统,以及本田通过低重心实现品牌一以贯之优秀操控,都成为这款车型征战市场的撒手锏。

两天之后的5月22日,另一款日系车型同样以“油电同价”震撼了市场。东风日产超混电驱奇骏上市只推出两款车型,其中超混双电机四驱至尊版19.99万元,超混双电机四驱豪华版18.99万元。

在性能上,超混电驱奇骏明显强于燃油版本。东风日产放弃了海外版本的两驱,而采用了全系电控四驱,前后两个电机综合输出250kW、530N·m,百公里加速可以做到6.9秒,直接实现了对燃油两驱SUV市场的“爆杀”。再加上比燃油版起步更高的配置水平,以及与燃油版几近相同的价格,超混电驱奇骏在消费者和行业层面都引发了热议。

与雅阁的目标类似,超混电驱奇骏试图重塑合资SUV的价值标准,打破现在固有的定价体系。混动、四驱,这些以往高高在上的东西,被放在与两驱燃油车一样的价格上提供给消费者,其目的很明确——抢夺那些仍然在燃油车和新能源之间犹豫的中间消费者。

几乎与雅阁和奇骏同时,一汽丰田新卡罗拉于5月21日上市,售价区间为11.68万~15.58万元,提供1.2T、1.5L汽油动力与1.8L智能电混双擎三种动力版本,共9款车型,其搭载的第五代智能电混双擎THS Ⅱ、T-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Toyota Connect智能互联等配置也颇为亮眼。雅阁、卡罗拉、奇骏……它们以往是各自细分市场的主力车型、销量担当。如今,在这些车型中首次推出混动版本,足可见合资车企在新能源赛道奋起直追的决心。

不仅日系合资车企集体通过新能源反击,上汽通用等欧美品牌也在加速推出新品、更新战略。

5月28日晚,凯迪拉克一口气发布了全新CT6、全新XT4和全新GT4三款车型。其中,全新XT4的起售价下降3.2万元至22.97万元,全新CT6的起售价更是下调4万元。尽管凯迪拉克把好牌留在了后面——三辆全新纯电车型预计将在今年下半年上市——CT6、XT4和GT4三款新车依然通过33寸9K大屏等智能科技配置,对品牌形象和产品定位进行着更新,而价格甚至比此前更低。可以预计,凯迪拉克此后的纯电车型,同样可能采取“油电同价”的策略来参与市场竞争。

在通用集团内部,凯迪拉克并不是第一个在2023年尝试焕新战略的品牌。别克旗下的首款纯电动SUV,基于奥特能平台打造的别克E5在4月份上市,于5月29日正式开始交付。作为全新平台下的全新纯电车型,别克E5的起售价20.99万元,比“同门师兄”、尺寸相近的昂科威PLUS便宜了近2万。

另一辆别克新车,全新君越则是类似凯迪拉克的打法。新一代VCS智能座舱,30吋弧面6K屏、8155车规级芯片,eCruise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这些配置的出现,可谓直接拉高了B级燃油轿车的配置水准,而价格却并没有提升(起售价17.99万元)。

“在10万至20万元的产品价格带,比亚迪有定价权。”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曾如此表示。从合资车企的纷纷跟进来看,王传福此言不虚。如今的比亚迪颇类似十年前的小米手机,整个行业的价格体系都由它而改变。从去年以来,比亚迪一直在用“油电同价”的策略抢夺燃油车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合资品牌不得不打破此前的定价体系。一方面加速推出新能源产品,同时在价格上让利于消费者,实现“油电同价”;另一方面在新能源产品没有明显优势的情况下,提升智能化配置水平,以“油电同智”来尽量跟随市场趋势。

随着新能源转型不断深入,定价主导权已经不再由合资品牌垄断。但这并不意味着合资品牌已丧失产品竞争优势和品牌话语权。丰田、本田、日产和通用在混动和纯电领域其实都有自己的技术积累。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丰田其实是这个世界上最早的纯电SUV制造者——早在1997年就推出了RAV4 EV。雪佛兰Bolt、日产Leaf等车型也曾经是纯电领域的全球领跑者。一旦它们转变对于中国市场,乃至新能源的态度,迅速抢回市场份额和技术优势,并非不可能。

类似的情况曾经发生过好几轮。2010年,在奇瑞A3、长安悦翔等当时新锐的自主品牌家轿的带领下,自主品牌汽车的占有率曾经达到45%,但随后连年下降,到2014年自主品牌失守40%的“市占率红线”,跌至38.4%。2015年之后,随着自主品牌在小型SUV和紧凑型SUV市场的提前布局,哈弗H6、传祺GS4等车型火热一时,2017年市占率冲高至48.8%,但随后又因为合资车型的反扑有所下滑,到2019年再度跌破40%,2020年年中几个月份甚至低到近30%。

2021年至今,自主品牌凭借纯电和插电混动再度“雄起”,但合资品牌依然留有后手。如今合资品牌纷纷降低姿态实现“油电同价”“油电同智”,可以预计,中国车市中“东风”与“西风”的竞争,未来还将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