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70年 | 奋发:走入独立自主的新时代
汽湃网 原创 07/24 15321

今天的“中国汽车工业70周年特别报道专题”,继续带大家回顾中国汽车工业激动人心的历史,展望“中国造”的未来蓝图。


从50年代一汽的起步,到60年代二汽的奋发,再到70年代末,随着上汽大众的诞生,中国的汽车工业开始走向现代化,到了90年代,中国汽车工业与整个中国社会都进入了大幅变革的腾飞时期。而在这一时期,一种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汽车工业生产组织开始出现——这,就是民营汽车企业。以吉利、长城为代表,波澜壮阔的90年代孕育并滋养了如今中国车市中最具活力的自主品牌。它们的出现,不仅破天荒地改变中国汽车工业投资的结构,也促进了汽车销售的市场机制的完善。


今天,我们完全可以说,没有民营车企的产生,就没有今天如此繁荣的中国汽车工业。


90年代:民营车企诞生,“中国造”走入独立自主的新时代


用如今流行的词汇,长城魏建军就是个“富二代”。高中毕业的魏建军,22岁时进入家族企业保定太行水泵厂担任厂长。当时,他是保定年轻人中少数开上汽车的人之一,酷爱汽车改装的他差点成为一名专业的赛车手。


支撑魏建军汽车梦想的,是家族企业。魏建军的父亲魏德义创办了太行建筑设备厂,后来发展成为拥有中国建筑供水取暖行业领先地位的太行集团。魏建军的叔叔则在1984年创办了长城工业公司,主要从事汽车改装业务。


魏建军从1990年7月1日开始担任总经理,当时公司只有60人,总资产仅300万元。那一年魏建军29岁,他决定实现造车梦,制造自主品牌汽车。

魏建军最初的产品是农用车,但却并不成功。1993年,在家族企业的前桥和悬架制造技术的基础上,魏建军通过外购底盘,手工拼装出第一批“长城轿车”,售价10万元。为了打开销路,时任营销总经理的王凤英把车卖到了东北市场。“长城轿车”销量喜人,短短半年就带来几百万元的销售收入。


好景不长,1994年,国家《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出台,汽车产业开始实行“目录”制管理,长城生产的轿车上不了目录,顿时成了“黑户”。此后一年,魏建军开始寻找出路,他远赴美国和泰国进行市场考察,确定以皮卡作为此后的发展方向——1996年3月5日,第一辆长城迪尔皮卡下线,该车定价在6-7万元区间,以低价高量的策略,迅速在市场中站稳了脚跟。

1997年,长城首次出口海外


1999年,作为集体所有制企业的长城完成了私有化过程。同年10月,长城举行皮卡第10000辆下线仪式。2002年,长城确定了新的焦点——SUV。当时10万元以下的SUV市场还是一片空白。魏建军瞄准了这个市场空白,延续其在皮卡领域的成功经验,运用低价策略占领中低端市场。2002年5月26日,长城推出了国内首款经济型SUV——赛弗,售价7.78-10.98万元。新车一推出就进入当年全国SUV市场前三名,长城汽车也由此开始被普通消费者熟知。同年9月,长城汽车技术研究院成立。

此后的历史,就是大家所熟悉的了。2005年,哈弗CUV上市,2011年哈弗H6上市,2016年WEY品牌成立,再之后,是欧拉、坦克……如今的长城,不仅在国内市场举足轻重,足迹更遍布170多个国家与地区,成为中国自主品牌在全球的一张亮眼名片。


与魏建军相比,吉利李书福的创业史则堪称真正的白手起家。

1964年出生于浙江台州的李书福,仅仅比魏建军小一岁。小时候,他是放牛娃,上高中时,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山村,李书福离开了学校,拿着向父亲要的120元,买了台照相机开始了第一次创业。从在西湖边上给人照相,到收购、翻新、制造电冰箱,26岁的李书福就成为了千万富翁。


正如长城最初的轿车之路受限于国家政策,李书福的家电梦想也因为国家政策而被迫改变。1994年,李书福正式进入摩托车行业,两年后的1996年,他向政府申请了850亩地,建起了豪情汽车工业园,当年5月份成立吉利集团有限公司,并在次年正式进入汽车产业。


汽车并非四个轮子加两张沙发,吉利的逆向仿制之路,一开始走得极其艰难。1998年的8月8日,吉利的第一辆轿车吉利豪情正式下线。豪情是仿造夏利的车身和底盘造出来的,用的丰田A8发动机、菲亚特的变速箱。第一批下线的100辆吉利豪情质量非常差,除了继承了夏利的车身抖动,下雨的时候还会漏雨。而与长城最初的路线相似,便宜是吉利当时最大的卖点,3万元就能拥有它,这个价格甚至还买不到半辆长安奥拓。


直到2001年,吉利汽车乘着中国加入WTO的东风,才正式拿到轿车“准生证”。此后的近十年中,吉利虽然也在不断尝试,推出过美人豹、熊猫等极具风格的车型,但在研发上始终没有突破。

真正改变吉利面貌的关键点,当属2010年收购瑞典汽车品牌沃尔沃。通过这次穷小子迎娶洋公主的联姻,吉利不但通过沃尔沃技术授权的方式突破了发动机,变速箱的技术壁垒,赢得了世界性声誉,更重要的是,建立了一套全球领先的汽车研发和制造体系。而正是在体系力的支持下,吉利才从当年那个被所有人瞧不起的“三流品牌”,一跃成为如今堪比大众、通用的跨国汽车集团。


此后,并购路特斯、入股戴姆勒,吉利真正实现了崛起。乘着时代的东风,吉利的一次次并购是其自身成功最大的武器,更是献给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最好礼物。

现在的吉利,是一个拥有沃尔沃、领克、宝腾、路特斯、极星、极氪等子品牌,同时入股戴姆勒、阿斯顿·马丁,并涵盖出行服务、线上科技创新、金融服务在内的全球型集团。在吉利品牌内部,今年来也形成了银河、几何与极星全新三大产品序列,无论是技术,还是渠道,如今的吉利都堪称自主品牌领军者。


2000年代:豪华品牌第一次真正走入中国市场


当长城和吉利以低价策略在90年代顽强生长之时,与之相对的另一个市场,豪华车,也在90年代悄然萌芽。


在整个80年代和90年代,除了1988年诞生的一汽奥迪,和此后少量的奥迪100、奥迪200两款车型,中国的豪华车市场几乎完全属于进口车的天下。1992年,法拉利在中国卖出了第一辆车;几乎与此同时,北京王府饭店的金色劳斯莱斯银刺,也成为了全中国汽车爱好者茶余饭后的谈资。

事实上,豪华品牌对中国市场的垂涎,早在中国进入WTO之前就已经发端。1994年的北京车展上,戴姆勒-奔驰发布了名为FCC(Family Car China)的概念车。坦白地说,这是一辆非常不典型的奔驰,其车长仅有3.56米,前轮驱动,搭载1.3升发动机,最大功率54马力,由于国家政策,奔驰并没能在中国投产这辆计划中的“国民车”。而这辆车的设计,此后成为了第一代奔驰A级的前身。


1998年5月,戴姆勒-奔驰兼并克莱斯勒,随后组建了戴姆勒·克莱斯勒。接下来的一年半中,新公司对克莱斯勒及其海外合资公司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查和了解,并决定借由克莱斯勒在华合资企业北京吉普进入中国市场。


2003年9月,北汽控股与戴-克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预计新增投资10亿欧元对北京吉普进行重组,并计划生产奔驰E级与C级轿车。一年后,北京吉普正式重组并更名为“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又一年后的2005年年底,国产梅赛德斯-奔驰E级轿车正式上市,首批投放市场的两款车型是采用SKD/CKD散件组装方式生产的E280和E200 Kompressor(代表增压),当时售价分别高达62万元和52.5万元。


金融危机中,克莱斯勒破产,戴姆勒与之分手。但直到2010年,北奔戴克才正式更名为如今的北京奔驰。2008年,国产奔驰C级问世,与之前散件组装方式相比,此时的国产奔驰国产化率已经高了很多。

与“根正苗红”的北京奔驰相比,华晨宝马的出身带有更多的“江湖气”。


这个故事的开始是这样的:一位来自江阴、名叫仰勇的男子,在90年代初的上海股市赚到第一桶金,并随后改名仰融。通过他的人脉和资本运作能力,他低价买下金杯客车的股票,并打包在刚刚成立的华晨公司名义下,在1992年就在美国纽约交易所实现了上市。


历史的车轮驶入21世纪后,随着中国即将加入WTO,各个跨国车企都希望到新兴的中国市场分一杯羹,其中也包括德国的宝马。当时,从“国家队”的一汽、东风;到多家地方车企,宝马接触、谈判的中方车企足有二三十家,其挑剔可见一斑。


最后进入决赛的,是广汽和华晨。广汽此前已经有标致、本田等多个合资项目,其实力自不必说,而此前并没有乘用车生产经验的华晨,除了有在美国上市的噱头,并没有特别的优势。据传说,当时华晨要为刚刚兼并的保定田野采购宝马在英国的发动机生产线,虽然由于当地工会组织强势介入而流产,但华晨在谈判中所展示的造车理念、专业水准和国际化程度,让宝马刮目相看,2001年华晨和宝马正式开始接洽。

在当时,高层有这样的声音。宝马项目如果交给广州的话是“锦上添花”,如果交给沈阳就是“雪中送炭”。至此,宝马与华晨的合作大开绿灯。

2003年5月,华晨宝马汽车正式成立。同年10月,华晨宝马推出“国产”BMW 3系轿车。第一款车型为运动型高级轿车BMW 325i,配备直列6缸2.5升汽油发动机。一个月后,“国产”5系的第五代BMW 530i上市——国产之所以打上引号,是因为最初的华晨宝马国产车型也是以CKD形式在华生产,在当时被车迷戏称“只是在沈阳的工厂装上四个轮胎”。

借着宝马的东风,华晨中华品牌也曾在自主品牌中风光一时。但由于缺乏自主研发能力,华晨中华在2010年代之后日渐衰落,最终于2020年破产。与此同时,根据2018年10月宝马与华晨签署的协议,华晨汽车将在2022年前向宝马集团出售华晨宝马25%的股权,宝马如今在合资企业中有着绝对的话语权。而就在上个月,还传出华晨集团100%股权将调整至沈阳汽车,华晨宝马可能更名为“沈阳宝马”的消息。


今年,既是华晨宝马20周年,也是戴姆勒与北汽合作20周年,同时也是一汽与奥迪合作35周年。过去20年间,BBA在中国的国产车型累计产销超过千万辆。正是它们在中国的国产,开启了豪华品牌在中国市场的突飞猛进。在它们之后,凯迪拉克在上汽通用投产、沃尔沃成为中国车企吉利控股的品牌、而捷豹路虎则以合资方式与奇瑞联手。如今的中国车市中,“豪华品牌”早已不再高高在上,而真正走进了寻常百姓家,豪华车型的价格区间甚至与吉利、比亚迪这样的自主品牌车型有所重叠,甚至直接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