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湃观察 | 中大型新能源轿车渐成风口
汽湃网 原创 04/18 18879


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中国车市的变迁也是如此。


曾经,中国车市最火的是紧凑级的三厢轿车,后来,两厢“钢炮”、小型SUV、七座SUV也曾各自引领风骚。而在2024年的当下,最新的热门细分市场,当属中大型新能源轿车。


乘联会预测,2024年我国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将达40%,意味着每卖出100辆新车,将有40辆是新能源车,按照2023年中国汽车市场3000万产销量的规模计算,意味着2024年新能源车的销量将达到1200万辆。


在如此巨大的新能源蛋糕中,已火热多年的SUV车型似乎已经遇到了天花板,而“当红炸子鸡”的头衔,就落到了中大型轿车的头上。



去年年底,各大品牌透露出2024年将要推出的新车名单后,这一趋势就已经显露无疑。纯电阵营,自主车型有极氪007、吉利银河E8、奇瑞风云A9、红旗EH7、智界S7、五菱星光EV、东风eπ007,乃至最近成为舆论风口浪尖的小米SU7和智己L6,跨国品牌也有Polestar 5、大众ID.7旅行版、本田e:NS2等诸多车型,大有后来居上之势头。如果再加上插电混动的领克07 EM-P、比亚迪秦L DM-i……光是新车就有近20款扎堆推出,如果再加上这一细分市场中的老选手,比亚迪汉、小鹏P7、蔚来ET5、零跑C01、长安启源A07、阿维塔12……中大型新能源轿车的市场可以说已经相当“拥堵”。


明显的趋势是,从10余万元的五菱星光到超过30万元的“新势力”车型,覆盖各种价位的中大型纯电动轿车,正逐渐成为新能源市场、乃至整个中国车市中的“主力”。它们凭借自身独特的优势,正在市场中赢得更多份额。



无论是定价10余万元的入门级车型,还是超过30万元的蔚来ET5,它们在各自的细分市场中都可谓有着优良的性价比。由于轿车相比SUV车身重量较轻,更低矮的车身也有着更低的风阻系数,因此也为它们带来相对更好单位能耗,相同电量可支持更长的续驶里程。此外,与同级SUV相比,纯电动轿车重心更低,使其无论在加减速、还是弯道中,都表现出更好的稳定性,纯电动车普遍存在的“晕车感”更低,操控性也比SUV更好。最后,在价格层面,轿车也相比同级SUV有优势,在预算相当的情况下,中大型纯电动轿车有着更出色的性价比。



多种先进的智能化、电动化技术的加持,使得这一价位区间的中大型纯电动轿车在科技感和性价比方面更加突出。在智能化方面,智己L6的智慧数字底盘、星途星纪元ES的智控底盘以及智界S7的华为途灵智能底盘等,都展现了车辆在智能驾驶和操控方面的卓越性能。在电动化方面,极氪007的高效碳化硅电机、小鹏P7的超薄电池和集中式电池管理系统等,也彰显了纯电动轿车在续驶里程、充电速度和安全性等方面的进步。


曾几何时,国内的主流家轿市场几乎被合资品牌紧凑型轿车所垄断。然而,在属于中国品牌的“新能源时代”到来后,合资燃油轿车与自主新能源轿车迅速“换位”——凭借强大的产品力和性价比,自主新能源轿车几乎形成了对于合资燃油轿车的“降维打击”。在比亚迪汉首开先河,取得市场成功之后,这一路线迅速被其他厂商所掌握,自然形成了如今的新浪潮。



而与此前也曾有过一波热潮的微型、小型纯电轿车相比,中大型新能源轿车在纯电续航上有着格外明显的优势,特别是随着前些年电池价格和芯片的价格暴涨,小微型纯电轿车与中大型新能源轿车相比,在成本和价格上的优势被削弱,这就给了中大型新能源轿车发展的契机——由于续航更高、尺寸更大、空间更舒适、配置也更高,中大型轿车自然就有了更高的定价可能;这也就带来了更高的利润空间,嗅觉敏锐的车企们显然不会对此熟视无睹。


目前来看,中大型新能源轿车的市占率仍然没有超过SUV车型,但其市场前景可谓方兴未艾。尤其是价格在20万-30万元之间的中大型纯电动轿车,从小米SU7等车型的定价策略可以看出,这一价格区间既符合消费者预期,也符合车企的市场定位。随着市场消费升级和消费理念的变化、充电桩等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中大型纯电动轿车细分市场有望从一二线城市持续向三四五线城市乃至农村市场下探,对这些车型来说,未来或还有更大的发展机遇。



但另一方面,车企的一拥而上,也并非单纯有利无弊。一个大热的单品或细分市场,在爆火之后总会有调整——从市场层面来看,一个细分市场在经历了销量大爆发后,总有趋于饱和的时候,进而出现了销量的稳定发展和自然下滑的情况,这也符合经济学“均值回归”的理论。一些原本自主研发和供应链整合能力都相对较差的品牌,可能会在未来的红海市场中面临卖不出车的风险——正如曾经自主品牌一拥而上的小型SUV和七座SUV市场,既有大浪淘沙坚持到现在的常青树车型,也有更多被拍死的沙滩之上的平庸之作。


总的来看,未来中大型新能源轿车市场有望通过进一步良性竞争,呈现规模扩大、产品力普遍提升的正向循环。而自主品牌只有不断提升自身实力,抓住市场机遇,才能在这一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功——毕竟,BBA的新能源车型实力不弱、合资品牌也在谋划逆袭,而特斯拉这道坎,也将一直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