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位日本汽车业历史上年龄较大、任职时间较长的高管去世。
8月31日,三菱汽车发布官方声明称,前董事长益子修因病于8月27日去世,享年71岁。而就在8月7日,益子修刚刚宣布因健康原因卸任三菱汽车董事长和董事职务,董事长一职暂由现任CEO加藤隆雄兼任。
益子修出身三菱商事,但执掌三菱汽车长达15年。他于2004年受三菱汽车大股东三菱商事委派进入三菱汽车,并于次年即2005年1月开始就任三菱汽车社长一职。益子修担任的是“救火队员”的角色,当时的三菱汽车因隐瞒汽车零部件缺陷未能及时召回的问题被曝光,引发了严重的经营危机和巨额亏损。
事实上,在此之前,2000年三菱汽车同样因隐瞒召回陷入经营危机,当时戴姆勒-克莱斯勒集团“趁虚而入”收购了三菱汽车部分股份。在2004年隐瞒召回问题再度被曝光后,长期看不到投资回报的戴姆勒-克莱斯勒集团与三菱汽车关系破裂,并于2005年抛售了手中持有的三菱汽车股份。
在风雨飘摇中,同属三菱财团的三菱商事、三菱重工、三菱日联银行为三菱汽车提供了资金援助,三菱商事还派遣益子修帮三菱汽车渡过难关。就这样,益子修改换门庭,担起了重振三菱汽车的重任。
在他的领导下,三菱汽车制定并实施了《三菱汽车再生计划》,进行品牌重塑,将自身定位为电动汽车、跨界车和SUV汽车制造商。其中,在电动化领域,三菱汽车早早推出纯电动车型i-MiE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欧蓝德PHEV,后者一度成为欧洲最畅销的电动车型,甚至至今仍是三菱汽车在电动汽车市场上的一张王牌。
益子修对中国市场也颇为重视,2006年三菱汽车在上海成立了其全球第三个研发中心,之后持续投放多款在日本生产的进口整车。在益子修的主导下,三菱汽车加快了国产化进程,2012年合资公司广汽三菱成立,次年凭借新劲炫和帕杰罗两款车型,在华销量达到4.3万辆,成为新一批成立的合资公司中的“黑马”。
2014年,时任三菱汽车董事长的西冈乔宣布退休,益子修接替出任董事长兼CEO,而社长一职则由相川哲郎担任。不过,2016年“油耗门”曝光,三菱汽车再度陷入危机,股价大幅跳水,此前的“金主”们也不愿再出资扶持。在这种情况下,有着进军“千万辆俱乐部”野心的戈恩抓住机会,令日产低价收购了三菱汽车34%的股份,并将其纳入联盟范围内。至此,三菱汽车董事长一职由戈恩担任,而益子修继续担任CEO。
不得不说,在雷诺-日产-三菱联盟中,三菱汽车的存在感最弱,2018年戈恩突然下台后,权力的争斗也主要围绕雷诺和日产展开。至于三菱汽车,则趁机解除了戈恩的董事长职务,之后依然改由益子修担任,而当时负责印尼业务的加藤隆雄被提拔成为CEO。
而今,鉴于益子修退位去世,日产前任CEO西川广人让位给内田诚,雷诺前任CEO、戈恩副手蒂埃里·博洛雷也被逼宫下台,整个雷诺-日产-三菱联盟彻底去除掉了戈恩的痕迹,新一届的领导层开始大展身手。
与曾经风光无限的日产不同,同为日本车企的三菱汽车“高光”时刻并不多,而随着“益子修时代”的落幕,外部环境的动荡也让三菱汽车的未来愈加令人忧虑。
此前在戈恩的领导下,联盟三位成员,尤其是雷诺和日产实施了多年的激进扩张战略,而今,联盟成员均陷入了财务困境,疫情导致的全球需求下滑令问题加剧,三家公司都面临着严重的年度亏损。其中,三菱汽车预计,其2020财年(2020年4月~2021年3月)的净亏损将为36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32亿元)。
为此,三菱汽车采取收缩战略,将重点放在东南亚市场,削减其他市场业务。在日本,三菱汽车计划关闭组装帕杰罗的工厂。在欧洲,三菱汽车宣布无限期推迟新车型的投放。在中国,因连年销量不济,甚至一度出现了三菱汽车将退出中国市场的传闻,之后官方进行了辟谣。不过,今年1~7月,广汽三菱销量为34679辆,同比剧降53.2%,甚至在绝大多数主流合资品牌实现正增长的7月,三菱汽车依然下跌超4成。可以说,三菱汽车今后的销量和利润支柱主要是在东南亚市场。
而今,作为三菱汽车标志性人物的益子修去世,公司未来能走到哪一步,还要看继任者加藤隆雄的手腕和眼光。
转载自中国汽车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