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行有约|从两星到五星,探访长安之“安”
汽车葫芦圈 原创 09/27 45759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重庆人,在37岁这年第一次走进长安汽车的大门,或许有点晚。

对于像我这样的80后重庆人来说,“长安”二字,从童年有记忆时起,就已经映在脑海之中了。小的时候,父母单位有一辆银白色长安面包车,在它之上,承载了无数的回忆。

儿童节坐着它去动物园、生病发烧躺在后座上去医院,甚至于,当它停在大院里时,小孩们将它“开发”为游乐场地——攀爬到车顶上,再把前挡风玻璃当成滑梯溜下来……

再后来,一些“先富起来”的家庭开始有自己的第一辆车,重庆家庭的第一辆车,常常也是“长安车”。时至今日,重庆人也管所有的面包车都叫”长安车”,足见吃苦耐劳的“长安车”,刻画在那一代人内心深处的记忆。

而从过去的“面包车”,到如今CS75、逸动、UNI-T等多款畅销车型,长安汽车在重庆一直是最受欢迎的品牌,也折射出长安坚定而不冒进的“品牌向上”之路。

得益于多年来的良好口碑,以及如今全球研发体系的实力支持,长安自主品牌近年来发展迅速。几乎就在我们走进长安的同时,长安汽车公布了其销量快报:8月长安系中国品牌汽车销量达128416辆,同比增长39.5%;累计用户数突破1900万;2020年销量突破100万辆,连续5个月实现同比正增长!

图说: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副院长、总工程师赵会

长安汽车为什么能够常年不衰?从几万元的面包到逼近20万级价格天花板的高端SUV,长安汽车为何能够坚定向上?正是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走进了长安汽车——作为2020安行中国的一部分,我们前往重庆,与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副院长、总工程师赵会进行了一番深入的沟通……

即使身处低谷,长安汽车从未忘记“安全”二字

众所周知,长安汽车在过去几年曾经遭遇一波低谷。2016年,长安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达到128万辆,不仅连续两年突破100万辆,更连续三年蝉联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第一。

然而,从2017年开始,长安汽车仿佛突然之间“失速”,同比销量出现下滑,就连“自主品牌销冠”的称号也被吉利抢走。在自主品牌的后起之秀面前,长安汽车似乎风光不再——直到今年5月,长安汽车才终于依靠在“后疫情时代”的发力,从吉利手中夺回了月销量第一的桂冠。

在中国车市的发展史中,我们见证了太多品牌的“盛极而衰”,而像长安汽车这样,能够在面对困境积极调整,从而成功“逆袭”的,却寥寥无几。

图说:赵会表示,长安汽车即使深处低谷,对于安全也从未有过妥协

让我们颇感意外的是,赵会副院长在访谈中,毫不避讳地谈到了长安汽车所遭遇的这些波折——作为汽车安全领域的专家,赵会副院长并不直接对销量负责,但长安的发展依然是他所心系的。巧的是,他所牵头的部门,恰恰每一次“需要钱”,都碰上长安汽车的“蛰伏期”。

“2006年我来长安的时候,长安汽车其实很困难。2009年,还是在金融危机之下,但就是为了建造这个碰撞试验室,为了造车安全的产品,以及时拿出了1.2个亿。

后来长安获得了高速发展,算是投入后的回报;两三年前,长安汽车再一次陷入低谷。恰好碰撞实验室面临第二期建设,原来的设备要进行升级,实验室也要进行扩建,而长安依然毫不犹豫,又拿出1.5个亿。”

“不管是在低谷还是在浪尖上,长安汽车对于安全则从未有过放弃,始终秉承着对于安全的初心。”赵会说,在大家都在收缩项目的低谷期,长安汽车却明确了态度:自主品牌一定要有后劲,而后劲的来源就是要有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

在赵会副院长看来,长安汽车在深处低谷最困难之时,依然将巨额的资金投入产品正向研发,特别是投入安全领域,这不仅展现出长安汽车的高瞻远瞩,展现出对于驾乘安全的高度重视。

或许也是长安汽车能够面对困难战而胜之的“密码”——在他看来,长安汽车在销量上的“逆袭”,也有造型设计、动力操控方面的因素,或许“不完全是安全的功劳”,但从近年来的消费趋势来看,消费者对于安全的诉求是越来越高。可以说,如今更多的消费者已经把汽车安全,作为衡量一款车好不好的关键。

“对于长安汽车来说,对于安全则从未有过妥协。比如长安旗下很多车型都获得了五星安全评价,而且都是非常好的成绩。当然,这也让我们的产品在安全性上得到了更多消费者的认可,这对我们的销量来说也起到了一个助推作用。”

十年撞掉4000辆车,长安汽车与C-NCAP共同进步

正如赵会副院长所提到的,长安汽车对于安全的坚持可谓十年如一日。早在10年前,大多数中国品牌刚刚开始涉足碰撞测试之时,长安汽车就建成了自己的碰撞试验室。

赵会副院长一边向我们展示胸前的工牌,一边回忆起长安的安全之路。赵会的工号是9001。2006年,在美国福特等行业巨头拥有十多年汽车安全研发经历的他,被长安汽车请回国内,成为长安汽车第一个被引进的海外专家。

“长安能够在首先引进的专家中选择安全方面的专家,足以看出长安汽车把安全放在了第一位。”赵会如此看待自己作为“9001”的特殊意义。

长安汽车的碰撞实验室建成十年,碰撞过的汽车有多少呢?赵会粗略地计算了一下,长安汽车几乎每天都要进行一次碰撞测试,累计已经撞过4000辆车。

“在碰撞测试上,我们不惜成本,花费了大量的资金,当然这仅仅是碰撞车辆的成本,还有实验室成本、研发成本等。但是,经过这样的自己实验室中的碰撞测试,我们也积累了更多的核心技术。从这样一个角度也看得出来,长安对于安全的这个重视程度是相当高的。”

从2006年到2020年的今天,对于以长安为代表的自主品牌汽车在安全领域的进步,赵会感慨良多。同时,他也对C-NCAP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作为碰撞规程,C-NCAP与长安汽车一同在进步。

2007年,长安汽车打造出了乘用车领域的开山之作长安奔奔。与此同时,C-NCAP在2006年推出了第一版。长安奔奔在当年的C-NCAP中只获得了两星……

赵会回忆说,当时的长安汽车全部的安全工程师,只有三个人,而且除了他自己,另外两人在安全方面还属于兼职,并不是全职投入安全方向的。可以说,是从一张白纸起步。“我来了以后,就开始逐渐建立根据我在福特工作多年的一些经验,给出主要规划、分门别类地提出技术发展和组织机构的规划。”

如今,赵会“门下”已经120多人,仅仅碰撞实验室就已设立11个科室、建成了一个中心、两个研究所——谈到长安汽车在安全领域最重要的变化,赵会认为,相较于研发出了一系列五星产品,更重要的正是长安汽车已经在安全方面有了完整的团队和体系。

UNI-T安全已不输沃尔沃,“最安全的”?则是“下一辆”!

十多年前,自主品牌大多数只能拿到三星或者四星的安全碰撞成绩,而现在更多的自主品牌车型可以拿到五星。今天的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在安全领域还有差距吗?

面对这个颇为直接的问题,赵会的回答同样干脆!“从安全来本身来说,长安汽车完全可以和合资品牌肩并肩的,在技术上是丝毫不比它们差。在安全领域,我们可以说是达到国际领先。”赵会副院长如此回答。

“但是为什么我们的车这个价格还卖不上去,最重要的并不是安全没有做好,而是品牌形象还没有完全被我们消费者所认可,当然这得靠一点一点积累才能提升。”

“2006年的时候,长安汽车和很多自主品牌一样,缺乏品牌优势,那么到了现在,回过来看,长安汽车的品牌形象则要比2006年好太多了。那个时候,我们的车要是卖到10万以上估计消费者肯定扭头就走,但是现在我们的产品早已突破了10万、甚至达到了20万这样的一个区间,这其实是消费者对我们产品和品质的认可。”

谈到了自主品牌对于价格天花板的挑战,我们自然聊到了长安汽车今年最受瞩目的一款新车——UNI-T。

“UNI作为长安旗下一个高端的产品序列,不仅仅颜值高,性能强,在安全方面,UNI序列从底盘的纵梁、横梁到每一个小的零部件,经过了一步一步的优化,最后我们再装到车车上,然后整车再进行优化。

单是整车碰撞,我们就碰撞了50多辆。此外,我们采用的零部件供应商都是国际大牌,安全带、安全气囊、传感器,还有主动安全的雷达,以及摄像头里边的ACC等等一系列主动安全技术也都是。”

在赵会看来,在10万到15万的自主品牌车型中,UNI-T可以说将安全做到了极致。他不无骄傲地说:“既便与沃尔沃、奔驰、宝马等一众豪华品牌相比,UNI-T在安全方面也不输!”

至于他眼中长安最安全的一款车,赵会副院长的回答既幽默又谦虚——他说,最安全的,应该是“下一辆”。

“对于我们来说,研发过程当中技术也在不断迭代,总是会把过去的一些没有完成的技术放到下一个车型上。”此外,他认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引领中国市场变化和技术进步,C-NCAP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C-NCAP的标准,从2006年第一版,那个时候的标准相对要低很多,如今新版本的到来,要想获得五星安全评级就相当难了。这个标准也起到了推动企业把产品做得更安全的作用。正是因为C-NCAP,让自主品牌以及中国市场的车在安全上越来越好。”

降成本不靠简配,长安用科技带来更“亲民”的安全

虽然自主品牌的向上趋势很明显,但正如赵会副院长所说,自主品牌似乎依然受限于价格的“天花板”。在向上突破的同时,中国的自主品牌如何平衡成本与安全?

很显然,作为自主品牌领跑者的长安汽车,不满足于简单粗暴的“简配”。

“确实,自主品牌受到成本的巨大压力,同时自主品牌又需要在汽车市场中与合资品牌同台竞技;在C-NCAP的碰撞测试中,同样也是同台竞技,并不会因为你的售价只有8万而只需要满足一星成绩。”

长安汽车如何能在有限的成本之下,去达到极致五星的安全碰撞成绩呢?在回答这一问题时,赵会副院长主要从技术上谈到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我们采用了仿真技术,用仿真技术来代替真实的碰撞,不仅仅降低了成本,通过仿真技术,还能够反复仔细地分析这个模型,能够一帧一帧得看到碰撞时发生了什么情况,而真实的碰撞则很难做到。通过这个CAE计算机辅助工程,可以说是既降低了成本,还能从中累积更多的技术经验。”

“第二方面,就是平台化,比如安全气囊的模块化,可以让所有车型均采用一种安全气囊或者是一种标准,这样一来成本就降下来了。当然,对于长安来说,在安全模块化领域是非常领先的。同时,与国际大牌供应商的长期合作关系,也能进一步降低成本,把这种每一分钱都都花到了刀刃上。”

赵会同时也提到,长安汽车前瞻性地建设了属于自己的碰撞实验室,相比较那些需要外包碰撞实验的品牌,也有利于成本控制。

未来的长安将如何“安”?

随着整个科技的进步,技术的升级换代,对安全的诉求和理解都是在不断提高,在汽车行业里面的安全,在传统上来看就是汽车碰撞安全,怎么样去让它更安全,这是传统意义上的安全。

赵会表示,现在汽车安全的含义已经囊括了更多的方面。不仅仅是汽车碰撞的安全,小到后视镜、车门设计等涵盖在所有的零部件上,都会进行安全方面的研究。同时,车里的气味是不是健康,如何保护行人也是属于全域安全的研究范围。

此外,当前汽车产业正在重构。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等新趋势引领新一轮变革,汽车安全也面临更多挑战。在赵会看来,新趋势和新技术对汽车全域安全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过去不用考虑的,现在不得不去考虑。比如电脑系统死机了,无非就是格式化,重新装就完了,但是汽车不一样,它的系统一旦死机,那在行驶当中就相当危险,这个就是信息安全、功能安全,这些概念过去是没有的。还有就是新能源的电池安全等方面的安全问题。

而这不仅仅是电池自身的安全问题,还有电池过充发热,导致起火自燃等其他问题。这些都是对我们汽车的安全带来了诸多的挑战,对于我们这些搞安全的人来说,可谓是任重道远,需要去做的事情太多了。”

谈到自动驾驶,赵会的态度是“必须谨慎”。尽管,长安汽车早在2016年就实现了从重庆到北京的长途自动驾驶,其技术积累在自主品牌中处于领先地位。但在安全专家赵会的眼中,自动驾驶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自动驾驶我们现在达到量产L3级,但是再往上,就遇到安全最后1km的问题,要想达到完全自动驾驶,不是解决99%的问题,而是在自动驾驶方面去解决1%的工况的问题,但就是那个1%的工况情况下——比如道路上的一些突发情况、极端天气等不要出现安全问题,是相当之难的。甚至于,还面临一些伦理上的问题,比如车辆前方突然出现小孩和小狗,车辆系统会怎么去取舍呢?”

“当然,目前UNI-T可以做到L3自动驾驶,但法律目前不允许,因此我们也不能完全将功能放开,然后给卖出去。对于这一块儿来说,长安汽车会相对谨慎处理,我们不能为了哗众取宠、去冒险、去不负责任地卖车,让消费者去当试验品,我不会那样去做的。”

谈到未来的长安汽车,赵会提到一个发展方向,是事故后的救援。“我们国家现在和国外的差距之一,就是出现了事故之后能不能及时的进行救援。”

“我们做过普查,我们中国一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大概有15万人,那么15万人当中实际绝大部分是没有在发生事故时就死亡的,而是死亡由于没有及时的救助。所以及时救助在半个小时以内,如果能够有直升机或者救护车及时赶到现场,那么人的生命就会挽回很多。”

“目前,CS75 PLUS有一个功能,在发生碰撞之后,车辆后视镜上方有一个按钮,按一下可以连到我们的数据中心,可以马上接通我们后台,告知你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故,或者出现什么紧急情况,这个是我们相对很成熟,也已经在好多车上得到应用。未来,我们希望进一步优化,

“在发生事故以后,比如乘员昏迷,他就没有能力去按这个按钮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车内传感器了解到车辆可能已经发生了事故,这个技术是已经应用到了CS75 PLUS上——在这个功能的基础上,未来可能进一步进化。

比如根据车内的摄像头和传感器,就可以探测到车辆碰撞的方式,是正碰还是侧碰、还是翻滚?车内有多少人,有多少大人和小孩?甚至可以初步判断这些伤员哪个部位受伤,是心脏还是颈部?需要提前准备什么样的血型的血浆……”

赵会表示,5G时代的到来,通过北斗导航的精准定位,同时与更多行业的融合,这些技术可能在未来得到应用。赵会说,“长安汽车要做的便是,是引领汽车全域安全的进步。”

结语

图说:赵会接受安行中国专访

在采访中,赵会副院长很少谈及自己,但事先做过功课的我们,对于眼前这位儒雅的安全专家早已肃然起敬——十四年前,赵会从美国福特辞职,带着“汽车强国”的理想毅然回国,加入长安汽车,成为长安汽车首位“海归”技术专家。

多年来的坚持和努力,不仅推动了长安汽车安全性能的大幅提升,也间接带动了自主品牌对于碰撞安全领域的研发。

结束采访后,我们走出长安汽车的大门,眼前滔滔的嘉陵江水,不禁令人感叹——时光倏忽,在中国车市的大浪淘沙之中,有赵会这样的汽车人和长安汽车这样的汽车品牌,能够坚持初心,始终将安全放在第一位,这正是中国汽车能够持续成长和进步的原动力。

2020年,中国汽车有点难,但未来一定有光明!